从理想币的运营模式来看,其创始人构建了一套看似诱人的收益体系。理想币被宣传为 “理某世界” 全生态的唯一通证,用户每邀请一位好友注册并完成实名,就能提高 10% 的收益速率。当实名好友人数达到 100 人以上,用户便可成为 “世界公民”,进而获得 300IDC / 小时的速率加成。不仅如此,用户还需花费 IDC 抢购虚拟土地数字盲盒,打开后获得虚拟土地(NFT),并通过参与竞拍来获取利润。这种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核心收益驱动的模式,传销特征极为明显。与传统合法商业模式不同,合法企业多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创造利润,而理想币的收益体系过度依赖拉人头,缺乏实体经济支撑。在过往诸多类似案例中,一旦新用户增长乏力,整个收益链便会迅速崩塌,众多参与者血本无归。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 MMM 金融互助社区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吸引大量用户参与,最终因无法持续吸引新成员,导致平台崩溃,无数家庭遭受严重财产损失。理想币创始人设计的这一模式,无疑让项目从一开始就笼罩在巨大的风险阴影之下。
理想币创始人的行为还涉嫌非法集资。项目公然承诺 8% 的月化保本高息,这严重违反了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和法律法规。在正规金融市场中,投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,且受到严格的监管约束,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。而理想币创始人给出如此高额且保本的收益承诺,明显是在误导投资者,扰乱金融秩序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理想币作为虚拟货币,其发行与交易行为完全违背了这一规定。创始人在明知政策法规的情况下,仍执意推行该项目,不仅将投资者置于法律风险之中,自身也面临着严重的法律后果。
此外,从理想币创始人对项目的宣传推广方式来看,存在诸多不实和误导性信息。在虚拟世界的包装下,夸大理想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,却未能提供任何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或技术支撑。相比之下,比特币虽也存在争议,但拥有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支撑,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应用尝试和市场认可。而理想币在技术层面的介绍模糊不清,所谓的虚拟世界更多是概念炒作,难以让人信服其真实价值。这种虚假宣传不仅欺骗了投资者,也破坏了虚拟货币市场的健康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