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虚拟币挖矿合法吗?政策红线与行业风险剖析

 

在数字货币热潮的推动下,虚拟币挖矿曾一度吸引众多参与者。但在国内,虚拟币挖矿的合法性问题早已尘埃落定。答案很明确:虚拟币挖矿在国内不合法,且已被全面整治。

2021 年 9 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的通知》,明确将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纳入淘汰类产业。这一举措有着充分的现实考量。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,是通过专用 “矿机” 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,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得惊人。以比特币挖矿为例,大量高能耗的矿机昼夜运转,消耗海量电力资源,却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,对产业发展、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。与此同时,虚拟货币生产、交易环节衍生出的风险越发突出,如市场操纵、洗钱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频发,严重扰乱金融秩序,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
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也强调,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备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。虚拟货币兑换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等相关业务,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严格禁止,坚决依法取缔。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,若违背公序良俗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;涉嫌破坏金融秩序、危害金融安全的,还将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。

从实际执法情况来看,自政策发布后,各地纷纷开展行动。内蒙古、青海、云南等地积极排查并关停非法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。到 2021 年底,国内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的大型矿场已基本清零。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也曾表示,将持续做好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全链条治理工作,建立长效机制,严防 “死灰复燃”。

尽管虚拟币挖矿设备本身的制造和销售在法律层面未被明确禁止,但一旦其被用于虚拟币挖矿活动,便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。若涉及利用挖矿设备进行非法集资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,更是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。

所以,无论是从政策规定,还是从实际执行来看,国内虚拟币挖矿都已被画上 “休止符”。参与者不仅面临投资损失风险,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投资者和相关从业者应认清形势,远离虚拟币挖矿活动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与经营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