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比特币挖矿用电合法吗” 的疑问,在不同国家呈现截然不同的答案:中国将其纳入淘汰类产业全面禁止,俄罗斯虽承认合法性却设置严格电力限制,这种差异背后是各国对能源安全、碳中和目标与产业价值的权衡。比特币挖矿年均耗电量可达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,其用电行为的合规性已成为全球加密行业监管的核心议题。
中国对挖矿用电实行 “全面禁止” 的监管红线,合法性基础已完全丧失。2025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整治通知明确指出,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能源消耗大、碳排放高,对产业发展带动有限,已被增补列入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“淘汰类”。这意味着在中国,无论企业还是个人,从事比特币挖矿用电均属非法行为 —— 不仅新增项目被严禁,存量项目需加速退出,且违规用电将面临能耗双控考核加倍计算、电力供应切断等处罚。监管部门通过并网数据监测、现场排查等技术手段,精准识别 “矿场” 异常用电,彻底封堵了变相挖矿的空间。这种 “零容忍” 态度,与中国碳达峰、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直接相关,毕竟挖矿的高能耗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存在根本冲突。
俄罗斯采取 “合法框架下严格受限” 的模式,用电合法性附加多重条件。2024 年 8 月普京签署的法律虽自 11 月 1 日起承认挖矿合法化,但对用电行为设置了明确约束:公民个人挖矿月电力消耗不得超过 6000 千瓦时,注册法人需向税务部门申报挖矿收益,且 2025 年 1 月起将实行阶梯电价抑制过度用电。这种监管逻辑源于挖矿与电力短缺的尖锐矛盾 —— 俄罗斯每年 160 亿度电用于挖矿,占全国总耗电量近 1.5%,已导致南西伯利亚等地区供电紧张,甚至威胁民生与企业用电。在此背景下,挖矿用电的合法性被绑定在 “不影响能源安全” 的前提上,一旦某地区出现电力缺口,当地政府可直接禁止挖矿活动,伊尔库茨克州便已提议全面禁止挖矿以缓解供电压力。
全球监管逻辑揭示:用电合法性本质是 “能源成本与社会价值的平衡”。无论是中国的 “全面禁止” 还是俄罗斯的 “限电合法”,核心评判标准均围绕两点:一是挖矿用电是否挤占民生与实体经济资源,二是是否符合碳中和等国家战略。美国部分州虽未禁止挖矿,但要求优先使用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;欧盟则正推进 “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”,拟将挖矿能耗纳入碳足迹管理。这些政策共同指向一个结论:比特币挖矿用电的合法性并非绝对,而是与国家能源禀赋、产业政策深度绑定。
对比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可见差异: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与挖矿均持否定态度,而俄罗斯在允许挖矿的同时,仍对交易环节保持谨慎。但就用电层面而言,各国监管的共识已逐渐形成 —— 无节制消耗传统能源的挖矿用电终将被限制,唯有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挖矿模式,才可能获得合法性空间。正如行业专家所言:“挖矿用电的合法与否,本质是看其是否能在能源约束下找到社会价值支点,否则终将被监管淘汰。”
综上,比特币挖矿用电的合法性因国家而异:中国明确非法,俄罗斯合法但受严格限电约束,其他国家多以能源安全为核心设置合规条件。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,即便在允许挖矿的国家,用电成本上升与政策变动风险也已凸显,而在中国,任何挖矿用电行为均面临严厉处罚。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单纯依赖高耗电的挖矿模式已难以为继,其用电合法性的边界也将随能源战略调整持续收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