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DT 在中国合法吗?会被查吗?深度解析

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USDT(泰达币)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常被用于各种数字资产交易。但在中国,其法律地位与交易合规性一直备受关注,“USDT 在中国合法吗?会被查吗?” 是投资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。

从法律定性来看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于 2021 年 9 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。比特币、以太币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、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、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,不具有法偿性,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USDT 本质上属于虚拟货币范畴,其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相关经营性活动均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这意味着,在中国,围绕 USDT 开展的如兑换、交易中介、发行融资等商业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。

在实际交易限制方面,个人持有 USDT 并未被明确禁止,但交易活动受到严格约束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交易、兑换、定价、信息中介等业务。例如,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为涉及 USDT 交易的账户提供服务,若发现账户资金流向与虚拟货币交易有关,可能会对账户采取限制措施,如冻结账户资金。

关于是否会被查,若个人或机构利用 USDT 从事违法犯罪活动,必然会面临法律的制裁与监管部门的调查。2022 年,广东一 U 商因线下现金买卖 USDT,在交易过程中被公安干警抓获,最终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刑罚。原因在于其利用买卖虚拟货币的形式变相买卖外汇,扰乱金融市场秩序。另外,若明知他人利用 USDT 为网络赌博、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转移资金,仍参与其中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,支付结算金额 20 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 1 万元以上等,可认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此外,使用 USDT 转移犯罪所得,可能构成洗钱罪。2025 年 “两高” 最新司法解释明确,使用虚拟资产(如 USDT)转移犯罪所得的行为属于洗钱罪范畴,进一步扩大了打击范围。

USDT 在中国的交易处于灰色地带,其相关经营性活动明确违法,个人交易若涉及违法犯罪用途同样会被依法查处。投资者务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风险,谨慎对待 USDT 及其他虚拟货币交易,避免卷入法律纠纷,维护自身财产安全与社会金融秩序稳定。